#分享你在家吃什麼吧
嗨,喜愛臺灣吧的大家,你還好嗎?今天也辛苦你了!
我是人在德國,但心繫臺灣的酒保 Irene 🍻
我知道你一定都積極防疫,也沒有去超市囤貨人擠人,是防疫的模範生;但可能不確定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。所以想分享一些我在德國快一年的隔離經驗,希望臺灣吧能陪你一起走過這段時間。
◤ #時間感 - 平靜度過每一天吧!◢
如果繃太緊,很容易造成反效果。歐美許多國家就在封城後,出現了遊行示威,最後選擇在封城與解封之間徘徊。像現在這樣減少出門的隔離,是場長期抗戰,不可能用「明天就該打贏,不然永遠不出門的心態」去看待,而是如何「平靜度過一天又一天」,然後安全到最後。
發揮創意為在家生活找一點樂子吧!比如 每天練習一道菜上傳限動(也歡迎分享給我們 👐)或者拿起畫筆畫畫。剛來的時候我一週只出門一小時買菜,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月。後來從今年春天,開始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出門散步(這裡人口密度低很多,挑對時間只在家裡附近走走還算安全)。
因為在散步時透過窗戶看到其他人工作的樣子,所以也是在這個時候想出了 #臺灣人focus 這個貼文系列,想了解在各地努力的人們。在臺灣的你,雖然比較難出門,但可以放街景影片(或者臺灣吧 😎 )持續與世界產生 #超距力。
透過這樣一件件有趣的小事情,在外在失去你的控制的時候,重拾掌握自己生活的信心。關照身體同時,也記得關照心情喔!
_
◤ #為下一步多想一點 ◢
生活中可能會開始出現很多無法預期的事情。比如熟悉的早餐店只提供外帶,以及實聯制;超市限制店內進場人數,發起號碼牌、常去的玩具店突然倒閉、瀏海長到變中分髮尾分岔但髮廊暫停營業(就是我)、去銀行政府機關診所都要事先預約,但每次都得等到兩週後、雖然是夏天但洗手洗到富貴手、手機記錄每天步行數不到100,體重胖了5公斤等等等。
每一件事情都考驗著我們的彈性。而也是當資源有限時,更強迫我們去判斷「什麼是最重要的」e.g. 吃飽是最重要的,如果不想再吃泡麵或叫外送,那好像還是要出門外帶,只是要盡量避開熱門時段。
但如果接下來的日子,也不方便去餐廳的話呢?
還是直接買個電鍋或快煮鍋XD 試著下廚為未來準備?
(期待看到各位大廚的照片,把美食帶進臺灣吧!)
_
◤ #為自己多想一點 ◢
一開始整天宅在家時,會覺得蠻特別的:可以安靜地開始看買了800 年的書、追各種動畫、睡到上學上班前一刻。但就像進入隔音很好的地方,時間一過久,內在心裡的、網路上的風吹草動的聲音都容易被放大。隔離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聽聽自己的聲音、認識自己、和自己相處的時候。這方面我也還在持續學習中......
德國冬天很難熬:來到陌生地方,面對加劇的疫情以及珍稀的陽光~這些總讓人鬱鬱寡歡。也因為時差的關係,每天得六點起床工作。有一陣子,我很常在臺灣時間的下班後開始發呆,彷彿世界與我無關,什麼都不想做。
如果之後,你也有這樣的心情需要排解的話,#來找酒保聊天吧!
無論是 IG 私訊、YouTube 與 facebook 的留言,線上的臺灣吧不會關閉,而且可以盡情暢聊。
由衷祝福下次實體見到大家時,我們都依然健康&成為更自在的自己 🍻
歡迎光臨臺灣吧,你今天還好嗎?
分享一個你在家隔離的日子,發現的新事物吧!
或者你今天吃了什麼吧!
#好家在我在家